時間:2016-11-16 來源:會員部 責任編輯:elite
在浙江省法學會工作調研座談會上的講話
中國法學會會長 王樂泉
(2016年11月12日)
同志們:
我這次來浙江主要有兩項任務:一個是今天上午出席了“法治與改革國際高端論壇”,這是一個國際性論壇,由浙江大學主辦,國家“211計劃”司法文明協同創(chuàng)新中心、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浙江大學社會科學研究院共同承辦。這屆論壇的主題是“私法與法治經濟建設”,國內國外的專家學者一起來研究討論私法包括國際私法與我國的法治經濟建設相關問題。關注私法、私人、公民權利與法治經濟建設的關系很有必要,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還有一個就是今天下午召開的法學會工作調研座談會。
從2013年11月中國法學會召開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以來,我到中國法學會工作已經有三年時間了,每次到地方來調研,我都很有收獲。地方做的很多工作,很多經驗做法是我們坐在辦公室里想不出來的。上個月,10月15日,我到廣西調研就深有感觸,廣西創(chuàng)建的“校園青少年法治教育示范基地”已經達到了316個,把法治宣傳教育深入到了中小學,落實到了最重要人群—青少年身上;推動市縣鎮(zhèn)村四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建設工作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把法律服務深入到了村,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得到無償的法律服務。這些做法都值得很好地總結推廣。
剛才浙江省法學會和幾個市縣法學會以及省法學會所屬研究會的匯報,談了近年來的工作情況,經驗做法和意見、建議,大家談得都很好。
近年來浙江省法學會按照“立足浙江、研究浙江、服務浙江”的要求,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充分發(fā)揮法學會優(yōu)勢,各項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績,呈現新亮點。比如:為省委出臺《關于全面深化法治浙江建設的決定》提供法學專家意見,承擔相關的具體任務;按照省委要求,牽頭組織浙江省十大法治事件和十大法治人物評選活動;承擔“健全司法鑒定管理體制改革”項目第三方評估工作;先后有30余項研究成果獲得省委領導的重要批示,多項成果直接應用于司法實踐;創(chuàng)建了鹿城法學會建設及基層法律服務機制,相關經驗在全國推廣。最近中國法學會還專門在溫州市鹿城區(qū)召開了縣級法學會現場推進會,進一步總結交流縣級法學會工作經驗和成功做法。前天我專門到鹿城區(qū)法學會調研,了解法學會的工作情況,我很受鼓舞。當地黨委政府對法學會工作非常重視,法學會的優(yōu)勢得到很好的發(fā)揮,形成了黨委政府、企業(yè)個人、還有法學會多方共贏的局面,使我對全國法學會的工作更加充滿信心??傊?,可圈可點的工作有很多,應當充分給予肯定。
結合剛才同志們談的內容,結合貫徹落實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精神以及當前學習貫徹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我講幾點意見,供大家參考。
一、全面貫徹六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四個意識”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是在全面深化改革、決勝全面實現小康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先后召開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重大部署,六中全會專題研究全面從嚴治黨重大問題,這是黨中央著眼于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作出的整體設計,是黨中央治國理政方略的漸次展開、深度推進。六中全會全面分析黨的建設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系統總結近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理論和實踐,就新形勢下加強黨的建設作出新的重大部署,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堅強決心和歷史擔當,對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堅強領導力量,對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就要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特別要增強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增強核心意識,就是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更加堅定地維護黨中央權威,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強看齊意識,就是要經常、主動向黨中央看齊,向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看齊,向黨中央決策部署看齊,做到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執(zhí)行、黨中央禁止的堅決不做。當前,我國已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各種矛盾疊加、風險隱患集聚,我們前進的路上有各種各樣的“攔路虎”、“絆腳石”。只有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我們黨才能團結帶領人民有力應對重大挑戰(zhàn)、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贏得優(yōu)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
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國法學會的重要政治任務。我們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切實把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學習好貫徹好落實好,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精神上來。要按照中央對群團組織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的要求,堅持從政治上考量、在大局下行動,要在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上凝神聚力。我們要在六中全會精神指引下,全面加強法學會系統黨建工作,加快推進省市縣法學會黨組建設,加強對各項工作的政治引領,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切實把全國法學會系統黨的建設和各項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進一步服務好中心大局。
二、各級研究會要協同創(chuàng)新,積極回應改革需要
各級法學會所屬研究會特別是地方法學會所屬研究會的工作怎么開展,一直是我們著力研究的重要問題。目前中國法學會所屬研究會有55個,省級、副省級法學會所屬研究會有750多個,這些研究會總數加起來超過800個,還不包括不少地市法學會所屬研究會,甚至個別縣也有研究會。研究會數量龐大,人員眾多。這個龐大的研究會集群集中體現了法學會學術團體的屬性,承擔著智庫的職能和作用,也是團結凝聚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的重要平臺。
對于法學法律研究,我們一直強調問題導向,強調要接地氣,要積極主動回應改革發(fā)展所需,黨政所急,群眾所盼。研究會尤其是中國法學會和省級法學會所屬研究會,一定不能關起門來搞研究,而不關注社會的需要和研究成果有沒有實用價值。有些研究問題意識和問題導向不明確,空泛議論,缺乏調研,脫離實際;有些研究不是基于法治建設亟需解決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而是局限于學者個人的興趣視野和研究偏好,與我國的立法、執(zhí)法、司法、普法等實踐需要相去甚遠。這些問題需要我們不斷地加以糾正。
法學會要為法學法律工作者深入實際、深入基層創(chuàng)造條件,要有計劃地組織專家學者、高校老師,尤其是青年研究工作者走出書齋,深入一線開展調研。在實際調研中把握法治建設中的重大突出問題,篩選確立工作的著力點,確立各自的研究課題。
基層法學會要不要建研究會,需要從實際出發(fā),不能作絕對的一律的要求。在廣西調研時我就深有感觸,有些市縣法學會的研究會工作很接地氣,針對性很強,效果很好?;鶎臃▽W會在法律服務中涉及到的一些重點問題,基層地方實踐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都是很值得研究的。各級地方法學會所屬研究會應該協同創(chuàng)新,要建立一些符合實際的跨學科跨領域的研究會。要加強上下、縱向的聯系和交流,要在橫向的協同和協作上多下功夫,在實踐中探索出新的工作方法和研究方法。加強應用對策研究,突出問題導向,強調實踐特色,形成優(yōu)勢互補。
三、要以典型示范,進一步推進縣級法學會建設
對于縣級法學會建設,近年來推動力度比較大。在縣(市、區(qū))建立法學會組織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的要求,是中央對群團組織的要求,也是法學會落實職能定位的重要舉措。2015年9月中央政法委轉發(fā)了《中國法學會關于加強市縣法學會工作的指導意見》,對市縣法學會建設提出了要求。今年上半年,中國法學會在長春舉辦了兩期法學會干部培訓班,由中國法學會各位會領導授課,研究新形勢下的法學會工作。在地方各級法學會的共同努力下,全國縣級法學會的建設呈現出蓬勃發(fā)展的良好趨勢。目前,全國已有1827個縣(市、區(qū))成立了法學會,今年縣級法學會數量要突破2000個。河南、廣東、河北、廣西等省級法學會和哈爾濱市、溫州鹿城區(qū)、廣西崇左市等一大批先進典型,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帶動作用。但是建設縣級法學會的任務仍然很艱巨,還有一些省份工作進展不大,有的已經成立的縣級法學會中,還有一部分工作沒有很好開展起來,職能作用還沒有充分發(fā)揮出來。
在市縣法學會工作指導意見中,中國法學會對市縣法學會提出了“六有”的要求,即有人員負責、有辦公場所、有活動經費、有機制保障、有人才隊伍、有工作成效。鹿城區(qū)法學會為全國縣級法學會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經驗,他們依托一支退到二線的干部和退休干部隊伍開展工作,這些人有經驗、有時間、有熱情、身體好、專業(yè)強,政策把握得好,工作效果好。因此辦公條件、經費來源、保障機制在地方黨委政府支持的基礎上進一步得到改善。法學會作為群團組織,在人員使用上可以相對靈活,這是符合群團改革要求的??h級法學會有專門的編制當然好,但期望專門編制太多也難。不論有沒有專門編制,都應有專人負責,有專門的人員來做法學會工作。至于一些開展工作的經費和幾間辦公室,對于一個縣(市、區(qū))來說,是比較好解決的。各地法學會要學習借鑒鹿城的經驗做法。
鹿城法學會的經驗是浙江省法學會和溫州市法學會推出來的典型,現在全國都在向鹿城學習,鹿城的經驗應該首先在浙江開花結果。浙江省有90個縣級單位,目前成立法學會的有49個,還要加大力度,推進剩余的41個縣級法學會的建立,爭取年底前實現全覆蓋。
今年12月份,還要召開每年一次的全國地方法學會工作經驗交流會。各地要認真準備,形成系統經驗。地方法學會工作經驗交流面大量廣,只靠每年一次的工作會宣傳推廣是不夠的,必須經常地不斷地總結推廣。下一步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多調研,幫助地方總結提煉好的經驗,向全國推廣,要讓互相學習借鑒先進典型經驗在地方法學會中蔚然成風。
四、適應時代發(fā)展大趨勢,推進智慧型法學會建設
當前,信息技術革命日新月異,繼陸??仗?天是指太空)之后,網絡空間已經成為人類生存的第五疆域。黨中央已經把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建設提升到了國家戰(zhàn)略層面。
近幾年,浙江省在信息技術產業(yè)、互聯網應用、信息消費、信息化和工業(yè)化深度融合方面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以阿里、天貓、淘寶為代表的互聯網電商產業(yè)迅猛發(fā)展。據統計,2016年上半年我國網絡零售市場交易額突破2萬3千億元,同比2015年增長43.4%,已成為我國增速最快的經濟單元。互聯網信息產業(yè)的蓬勃發(fā)展,標志著我國“互聯網+” 經濟發(fā)展的新時代以及更深一步的大數據革命、物聯網革命的來臨。
法學會的工作要適應這種革命性的變化。
一是要借力互聯網和信息化高新技術,努力推動法學會工作創(chuàng)新升級。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智造生態(tài)”的興起,將互聯網信息技術催生的“智能化”融入各行業(yè)領域已成為大勢所趨。例如: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打造“智慧法院”,充分發(fā)揮大數據優(yōu)勢,有效緩解了案多人少矛盾,庭審質量和效率大幅提升。還有今年以來各大銀行陸續(xù)開始投入使用的機器人服務。不難看出,信息技術革命給我們傳統的工作生活方式帶來了大爆炸式的顛覆和影響,已不可阻擋。無論哪個行業(yè)領域,想實現工作的突破和躍升,網絡化、信息化、智能化是必經之路。我們各級法學會應緊隨時代步伐,順應社會發(fā)展,積極將互聯網信息技術融入到我們的工作中,推動各項工作的創(chuàng)新和突破,包括我們的思維方式、研究方式、活動方式、管理方式。讓各項工作在科技的推動下突破桎梏,在創(chuàng)新的催化下實現升華。
二是要助力網絡空間安全治理,牢牢把握網上輿論引導主動權。網絡空間早已成為各種思想交流交鋒的重要平臺,網上輿論引導工作尤為關鍵,尤為重要。各級法學會要充分發(fā)揮專業(yè)優(yōu)勢,密切關注網絡(社會)輿情動向,運用法律知識分析解讀相關輿情問題,正面引導網絡(社會)輿論,為維護社會和諧穩(wěn)定貢獻力量。要善于利用互聯網優(yōu)勢,摸索建立網上“法律診所”和“法律服務站”。要充分發(fā)揮法治在互聯網治理與發(fā)展中的引領和保障作用,積極組織、引導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圍繞互聯網治理與法治發(fā)展的理論與實踐問題開展深入研究,匯聚智慧、凝聚共識。
本月18日,中國法學會將召開第十一屆中國法學青年論壇,主題就是互聯網治理與法治發(fā)展,通過論壇形式,推進網絡強國建設。
同志們,浙江是中國經濟最活躍的省份之一,在充分發(fā)揮公有經濟主導作用的前提下,以民營經濟的發(fā)展帶動經濟的起飛,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浙江經濟”。浙江楓橋經驗50多年來一直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浙江省在經濟建設和社會發(fā)展等很多方面都走在全國前列。希望浙江省法學會緊密結合浙江實際,為浙江經濟社會協調發(fā)展,為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建設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