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4-25 來源:航空法學研究會 責任編輯:fml
第一部分 2017年工作總結
2017年中國航空法學研究會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會議精神,在中國法學會的領導下,緊密圍繞民航法制建設的目標和任務,團結航空領域廣大法學研究學人和民航法律實務部門工作者,開展各項航空法的研究和交流工作,不斷提升為行業(yè)和社會的服務能力,為促進民航的法制建設和各項改革事業(yè),提供法學理論支持和法律服務,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召開航空法學國際研討會
1、無人機法律問題研討會
2017年5月“無人機法律問題“研討會在中國民航大學舉行。來自民航個機場公安、空警、無人機駕駛員培訓機構、警察院校等與60多人出席研討會。與會人員圍繞無人機非法干擾民航運輸機場運營秩序的實例,深入探討分析了關于無人機管控的立法、執(zhí)法等問題,交流了各機場及其公安相關執(zhí)法的經驗,提出了執(zhí)法困境及解決意見。
2、無人機與法律高峰論壇
2017年6月 “無人機與法律高峰論壇”在深圳市南山區(qū)明華國際會議中心隆重召開。中國法學會、中國航空運輸協(xié)會、工業(yè)與信息化部政策法規(guī)局、中國民航局法規(guī)司、國際航協(xié)法律部、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法制日報社、深圳市人民政府法制辦、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民航中南地區(qū)管理局、民航華北地區(qū)管理局、大疆公司、順豐公司、中國民航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交通大學、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首都機場、廣東機場、云南機場、國航集團、東航集團、南航集團,大成律師所等單位百名專家學者參加會議。
與會嘉賓觀點明確,以問題為導向進行充分討論,實現(xiàn)業(yè)界、研究機構、司法實務界和監(jiān)管部門的觀點碰撞和交流。信息量大、啟發(fā)性強,與會者受益頗豐,本次無人機與法律的論壇為推動我國無人機的立法發(fā)展和完善提出了許多有益的意見和建議。專家學者提出的規(guī)范無人機運行的建議在人民日報內參發(fā)表報經中央領導批示。國際民航組織還邀請了無人機會議代表參加國際會議,提交了無人機規(guī)范的中國標準。在國際上產生了很好的影響,受到好評。
3、飛機融資租賃法律法律研討會
2017年10月21日在上海國際航空仲裁院召開 “飛機融資租賃法律法律研討會”,中國民航局法規(guī)司、國際航協(xié)、海關總署、上海市法學會、上海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中國商飛、航空運輸企業(yè)、金融企業(yè)、高校學者以及法院、律師所等法律實務部門90余人出席會議。會議圍繞民航法有關飛機融資租賃立法修訂;開普敦公約相關制度;飛機融資租賃實務法律問題;飛機融資租賃法律爭議解決等議題進行了研討。會上專家們討論通過并且向航空仲裁庭提交了第一個航空器租賃中文合同范本。提出了許多對飛機租賃合同實務完善以及爭議解決具有價值的觀點,也為民航法、外匯、海關領域等與飛機租賃相關的政策法規(guī)完善提供了寶貴意見和建議。
4、《空域管理條例》(草案)專家研討會
會議由中國法學會航空法學研究會會長郭俊秀主持會議,民航局政策法規(guī)司法規(guī)處、民航華東空管局、民航華東管理局政策法規(guī)處、華東政法大學、中國民航大學、中國航科院法標所、上海機場集團、東航集團法律部等單位領導和專家出席出席會議。
與會專家就《空域管理條例》(草案)進行了充分討論與深入研究。在立法技術層面,從如何處理條例與法律法規(guī)的關系、條例中的概念、調整范圍、調整對象、與上位法的關系、章節(jié)布局等方面對條例提出意見,并提出將空域釋放作為重要制度寫入條例、參考借鑒其他公共領域立法等建議,為進一步修改《空域管理條例》(草案)提供了意見和建議。
5、一帶一路”民航法治實踐與創(chuàng)新論壇暨中國法學會航空法學研究會2017年學術年會
2017年“一帶一路”民航法治實踐與創(chuàng)新論壇暨中國法學會航空法學研究會2017年學術年會定于11月17-18日在廈門舉行。中國法學會、中國民航局政策法規(guī)司、中國民航局國際合作服務中心、廈門市法學會、上海國際仲裁中心、廈門仲裁委員會、法制日報社、民航華東地區(qū)管理局、民航中南地區(qū)管理局、中國國際航空公司、東方航空公司、南方航空公司、首都機場集團公司、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中航西飛民機公司、大疆無人機公司、中國政法大學、中國民航大學、國家法官學院、西北政法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四川大學、廈門大學、中國民航管理干部學院、臺灣銘傳大學、大成律師事務所、盈科律師事務所、國浩律師事務所等單位的專家學者170余人參加了會議,共聚一堂探討“一帶一路”大背景下的民航法治實踐與創(chuàng)新問題。
會議圍繞“一帶一路”民航法治實踐與創(chuàng)新”主題,緊扣一帶一路國際航權法律問題,一帶一路多式聯(lián)運法律問題,一帶一路航空爭議解決機制研究,一帶一路空中交通管理國際規(guī)則,一帶一路民航基礎設施建設法律問題,一帶一路航空公司國際經營法律問題開展熱烈討論。專家們從民航基礎設施建設到航權開放,從國際航線開辟到旅行簽證便利化,從理念、頂層設計到民航操作層面的法律實踐,為民航業(yè)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全面助力“一帶一路”建設提出了許多建議。
二、積極參與《中國航空法》、《民用航空法》立法
2017年繼續(xù)積極參與《中國航空法》、《民用航空法》立法提高航空法學術研究的水平。
2017年研究會以航空法研究為重點,聚焦研究方向、組建研究團隊,引導、鼓勵研究人員結合民航局、航空企業(yè)的法務工作開展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項目和學術成果。本年度出版著作《航空法律評論》第六輯(法律出版社)等著作。
2017年航空法學研究會繼續(xù)組織力量協(xié)助民航局法規(guī)司審查法規(guī)規(guī)章修訂稿以及新規(guī)章討論稿,提出立法建議和意見。組織航空法學會的理事和會員為民航局《民用航空法》修訂專家組專家參與我國《民用航空法》修訂稿的草擬工作,草擬《航空法(學術版)》。
2017年民航大學法學院還承擔了民航公安法制員培訓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加強研究會組織建設,增補研究會負責人
1、按照中國法學會的要求,加強自身隊伍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增強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
2017年3月8日中國法學會航空法學研究會在??谡匍_了常務理事會會議。會議對擬增補航空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常務理事等候選人選進行了表決,一致同意增補中國民航局法規(guī)司副司長郭仁剛、中國國際航空集團公司總法律顧問張華為副會長。一致同意增補中國民航局法規(guī)司法規(guī)處處長吉大鵬等人為常務理事。
研究會秘書處按照法學會研究報請法學會批復。
2、修改研究會章程
中國法學會航空法學研究會2014年5月?lián)Q屆成立第三屆理事會時發(fā)布了研究會章程。由于當時中國法學會要求進行一級學會登記,故此章程內容均按照一級學會登記的需要進行設置。2015年由于原第三屆會長吳桐水因故不能履職等特殊原因,學會會長一直空缺。2016年11月郭俊秀繼任第三屆會長后,為了加強研究會組織機構建設,充分發(fā)揮研究會負責人以及全體會員的積極性,繁榮航空法學研究,2017年3月研究會在??谡匍_常務理事會一致同意修訂章程。
此次修訂內容主要是增加了理事、常務理事、研究會負責人的職責及退出條件;刪除了與民政部登記相關的條款或文字;將原來準備登記獨立的中國航空法學研究會修改為中國法學會航空法學研究會等。修訂條款多達三十二條。
3、組織吸收會員,擴大研究隊伍,不斷加強組織建設。
2017年新增會員35人,理事22人,常務理事6人。新增副會長2人。
4、建立和完善有關工作制度,加強對外聯(lián)絡。
一年來,與上海法學會、航空運輸協(xié)會、仲裁委員會等聯(lián)合主辦研討會,以開展航空法學研究和提供優(yōu)質服務為基點,積極推動民航企業(yè)的法律工作隊伍建設,不斷加強與國際民航組織、國際航協(xié)、中國航協(xié)、中國法學會各地方研究會及其他專門研究會的聯(lián)系與溝通,產生了良好的影響。
四、按照中國法學會指示,完成各項日常工作
本研究會秘書處和相關成員積極按時完成中國法學會布置的工作,組建的航空法學研究會黨支部按照中國法學會的要求,積極參加中國法學會組織的各項支部學習活動,反饋學習動態(tài),在中國法學會的直接領導下,完成各項組織學習工作并且落到工作實處。積極參加中國法學會組織的各項會議,并將會議精神組織和落實到本學會中的工作中。同時積極支持和參加天津市法學會的各種活動和工作。
五、經費使用公開透明
2017年度研究會支持經費使用合理,收支平衡。經費使用情況向常務理事會報告,并且在年會上會員代表大會報告。
六、研究會會長履職情況
研究會會長郭俊秀對研究會以極大的熱情投入研究會工作,認真履行會長職責,從研究會規(guī)劃到學術會議的部署,從會員發(fā)展到組織機構負責人的推選等方面有條不紊,極大地推進了航空法學各項工作,2017年研究會工作取得顯著成績。
盡管2017年研究會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但是仍然有很大的發(fā)展和進步的空間。仍然存在的不足之處,例如會員發(fā)展工作還不夠扎實,研究成果轉化還需要進一步推進,組織建設還需要進一步加強等。新的一年將繼續(xù)克服沒有專職工作人員等困難,充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在中國法學會領導做好2018年各項工作。
?
第二部分 2018年工作展望
黨的十九大召開,對航空法學研究會的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對新形勢,2018年航空法學研究會將繼續(xù)在中國法學會的領導下,持續(xù)推進航空法學術研究及相關工作。
一、大力開展學術交流活動,活躍航空法學研究氛圍,進一步擴大學會知名度
1、積極組織民航法學熱點問題的各類研討會,促進航空法學者的交流。組織召開國際航空法研討會。加強和民航業(yè)政府、企業(yè)和其他各個單位的交流與合作,充分發(fā)揮學會工作的橋梁紐帶作用。
2、做好“一帶一路視野下中國航空安全與發(fā)展研討會"的組織工作。廣泛調研民航公安、機場安檢、航空公司安保部門,召開“一帶一路視野下中國航空安全與發(fā)展研討會”;組織召開2018中國民航廉政法律與文化研討會”;建立開放的航空法學研究平臺。
二、針對民航發(fā)展實際,大力推進前瞻性科研活動,不斷提高航空法學研究水平
3、跟蹤民航法修訂以及航空法起草等航空立法工作,開展相關法律問題研究。
4、積極推動航空法學會會員單位的發(fā)展工作,支持會員開展法學研究工作。
三、出版航空法學刊物,注重法學研究成果的宣傳推廣
5、加強航空法通訊編撰工作,推動航空法學的基礎性研究。制定航空法叢書編撰工作計劃,成立編委會,對航空法的淵源、航空法的理論體系、航空法與相關法律之間的關系等方面進行進一步研究,不斷豐富我國航空法的理論體系。
四、加強學會自身的管理能力和組織建設,提高研究會工作水平,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
6、著手準備研究會換屆工作。創(chuàng)新研究會工作機制,成立航空法學研究會會學術委員會。充分發(fā)揮學術委員會作為航空法學研究會學術評議和咨詢機構的作用,發(fā)揮學術委員會在制訂法學研究規(guī)劃、課題評審、成果鑒定、優(yōu)秀科研成果評選、指導重大課題攻關和研究會建設等活動中的作用。
建立和完善研究成果的評價和獎勵機制,制定相關規(guī)定、設立研究獎項,調動航空法研究工作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7、建立日常工作的有效機制,推動自身管理能力建設。大力加強法學會秘書處建設,強化研究會秘書處的聯(lián)絡、服務功能。按照章程的要求,發(fā)展符合條件的會員。
8、加強信息建設,努力構建管理、服務功能齊備的網(wǎng)絡平臺建設。不斷發(fā)展完善組織機構、制度規(guī)范、財務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建設,建立充滿生機活力的工作機制,為研究會長遠發(fā)展奠定基礎,不斷增強法學會的凝聚力和影響力。
9、堅持中國法學會的領導,切實加強與社會各界的聯(lián)系與合作。要積極參加中國法學會的各項活動,緊密聯(lián)系其他各地方和專業(yè)研究會。主動爭取社會各界的理解和支持,促進法學研究成果與立法工作的緊密結合,推動建立法學界與司法機關、執(zhí)法部門緊密合作研究的機制,促進法學理論與法律實踐的緊密結合。
五、加強同航空領域的政府和民間機構合作交流
保障中國航空法學研究會的建設,加強與國際民航組織、國際航協(xié)、美國交通部下聯(lián)邦航空委員會等國外機構的合作和交流,積極聯(lián)系中國民航局、中國航協(xié)、國內各大航空公司和機場以了解國內航空領域最新的實踐問題和動態(tài)。以此推動研究工作的深入開展,積極與航空法律實踐部門建立教學科研共同體,與國外法學院合作,積極推動成立航空法為特色的國際教育科研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