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11-18 來源:民主與法制周刊 責任編輯:敖婷婷
近年來,在中國法學會的有力指導和省委堅強領導下,福建省法學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緊緊圍繞保持和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這條主線,把握職能定位,主動擔當作為,各項工作都取得了新進展、新成效,為推進新時代平安福建、法治福建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福建省法學會工作多次得到中國法學會、福建省委的肯定,連續(xù)5年在全國省級法學會考核中獲得優(yōu)秀等次。
著力強化政治建會,在政治引領上彰顯新擔當。福建省法學會始終堅持黨對法學會工作的全面領導,自覺把政治建設作為首要任務來落實,團結引領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聽黨話、跟黨走,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持續(xù)強化理論武裝。嚴格落實“第一議題”“首題必政治”制度,扎實開展主題教育,組織學習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研討會,指導省法學會直屬研究會緊扣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部署要求,組織主旨報告、開展學術研討,始終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凝心鑄魂、引領方向。
全面加強黨的建設。認真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加強省法學會黨組織建設,健全重大事項請示報告、黨組議事規(guī)則等工作制度,定期召開黨組會議,傳達學習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以及中國法學會、福建省委和省委政法委工作要求,研究法學會重大事項,把加強黨的領導貫穿到法學會工作的全過程、各方面。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對法學法律工作者政治引領的意見》,推進全省各級法學會政治能力建設,認真落實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省委巡視反饋問題整改,認真開展黨紀學習教育,法學會的政治引領力進一步增強。
嚴格落實意識形態(tài)工作責任制。加強對法學會主管主辦的學術平臺、研究活動和宣傳陣地的管理,制定出臺維護法學領域意識形態(tài)安全和網絡意識形態(tài)安全實施細則,下發(fā)《關于進一步加強對論壇、學術年會、研討會、講座、報告會等意識形態(tài)陣地管理的通知》,建立重大學術和宣傳活動主題審定制度,認真落實論壇年會報告人、報告內容“雙審制”要求以及法學刊物編輯“三審三?!敝贫?,確保法學會工作的正確方向。
著力發(fā)揮獨特優(yōu)勢,在學習宣傳研究闡釋習近平法治思想上取得新成效。習近平法治思想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重大創(chuàng)新發(fā)展,是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福建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實踐地,更有條件、更有責任、更有感情將習近平法治思想學得更深、悟得更透、踐行得更實,在學習宣傳研究闡釋上走在前、當先鋒、作表率,讓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八閩大地不斷彰顯磅礴力量、結出豐碩成果、綻放真理光芒。
深化溯源研究。匯集30多名專家學者,建立省“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課題組工作平臺,積極參與中國法學會“習近平法治思想形成和發(fā)展脈絡”重大課題研究,深入挖掘闡釋習近平法治思想在福建的孕育發(fā)展與重大實踐,精心撰稿,形成多篇有分量的研究報告。先后在《民主與法制》周刊、《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與實踐》??汀秾W習時報》《法治日報》等發(fā)表10多篇省領導的理論文章及相關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
加強理論研討。將學習宣傳研究闡釋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各類論壇、學術年會、研究課題的首要主題和選題論題,舉辦“習近平法治思想論壇”福建分論壇、“法理研究行動計劃”等高端研討活動,組織開展一系列課題研究,推進習近平法治思想原創(chuàng)性貢獻和實踐成效的研究闡釋,有關研討成果在《民主與法制時報》《福建日報》《法治日報》等主流媒體刊登,持續(xù)掀起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宣傳研究闡釋熱潮。
注重宣講教育。結合“雙百”活動推薦法學專家為當地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以及政法單位專題講授習近平法治思想,2023年共參與舉辦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專題報告會512場。組織法理學、法學教育等研究會積極參與法學教育改革和法學教材建設,把習近平法治思想落實到法學各學科的知識構建、教材編寫、成果評價等環(huán)節(jié),參與《習近平法治思想概論》課程建設,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
著力繁榮法學研究,在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上展現新作為。繁榮法學研究是法學會的主責主業(yè),以法學研究服務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是法學會的職能所賦、使命所系。福建省法學會深入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于加強新時代法學教育和法學理論研究的意見》,立足本省區(qū)位特色,加強對新時代新福建建設中的保障性、對策性、實施性法律問題研究,為高質量發(fā)展提供法理支撐和智力服務。
創(chuàng)新拓展學術平臺。福建省法學會整合全省法學研究資源力量,聯合省委政法委共同創(chuàng)辦“東南法治論壇”,緊扣優(yōu)化法治化營商環(huán)境、數字政法建設、政法工作現代化等重點熱點問題開展研討,目前已舉辦三屆論壇,共征集論文2974篇,評出獲獎論文346篇,中國法學會黨組成員、副會長張?zhí)K軍在首屆論壇上發(fā)表視頻致辭,信春鷹、徐顯明、江必新、李林等10余位法學名家應邀作主旨報告,近600名省內外專家學者參會研討,共同為推動高質量發(fā)展建言獻策?!皷|南法治論壇”已經成為福建省法學會繁榮法學研究、助力全面依法治省實踐的一張亮麗名片,在全省乃至全國法學法律界產生了廣泛影響。同時,積極參與主辦“海峽法學論壇”“泛珠三角合作與發(fā)展法治論壇”“蘇區(qū)法制研究論壇”等論壇活動,組織有關研究會積極參與“兩岸司法實務檢察制度研討會”,組織研究會舉辦各類學術活動160余場次,形成一批有價值的研究成果,有力激發(fā)了全省法學法律工作者投身法學研究的熱情。聯合浙江、江蘇、廣東、山東等省區(qū)法學會舉辦憲法學、法理學、經濟法學、國際法學等研究會學術年會,派員參加中國法學會組織的國際學術交流和專題研修培訓,法學交流合作不斷拓展深入。
充分發(fā)揮智庫作用。福建省法學會與省社科聯建立課題合作機制,每年確定10項省法學會專項課題列入省社科基金項目管理,并與省法學會年度課題同步實施,形成課題研究的“福建模式”,得到中國法學會領導肯定。圍繞紅色法治、生態(tài)法治、數字法治、涉臺法治、“一帶一路”法治等領域的重點問題,共組織實施省社科基金法學會專項課題50項、省委政法委重點調研課題和省法學會年度課題76項,編發(fā)《研究成果專報》37期,其中有5項成果得到省委主要領導批示肯定,20多項成果得到其他省領導批示肯定或被有關部門采用。
積極參與立法服務。加強與地方立法機關的聯系協(xié)作,拓展法學法律專家參與地方立法和法治評估渠道,組織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參與福建省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條例、多元化解糾紛條例、中醫(yī)藥條例及廈門經濟特區(qū)知識產權保護和促進條例等50多部地方性法規(guī)規(guī)章的立法調研、咨詢論證和起草工作,提供一系列有價值的調研報告、咨詢意見、法規(guī)草案,得到立法機關采納。積極開展第三方法治評估,對福建省“生態(tài)公益林條例”“專利促進與保護條例”“實施《反恐怖主義法》辦法”等40多部地方性法規(guī)及黨內法規(guī),開展實施效果評估或立法前評估,促進良法善治。
著力拓展法律服務,在推進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工作上取得新突破。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工作是習近平法治思想指引新時代法學會工作的重大實踐創(chuàng)新,是法學會服務中心工作、服務人民群眾的重要載體。福建省高度重視“首席”工作,省委、省政府將開展“首席”工作納入“十四五”平安福建、法治福建建設規(guī)劃,寫入省委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全省法學會建設的若干措施》,列入全省政法工作、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工作要點,納入全省平安建設考評體系,連續(xù)兩次省委全會對“首席”工作作出部署安排。省法學會召開全省“首席”工作暨站點建設現場推進會,舉辦全省“首席”工作培訓班,制定下發(fā)關于開展“首席”工作的《試點通知》和《指導意見》,細化工作指引,明確工作流程,完善配套措施,推動實現“首席”工作省、市、縣三級全覆蓋。福建“首席”工作成效得到中國法學會領導肯定,被《民主與法制時報》多次在頭版報道,相關工作經驗在全國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工作會議上作介紹交流,多個案例入選全國經典案例和經驗選編,南平市、寧德市法學會在中國法學會相關工作推進會上作交流發(fā)言。
突出權威優(yōu)勢,專家隊伍選優(yōu)配強。福建省法學會注重首席法律咨詢專家的選聘管理,制定專家資格審查、服務管理、反饋評價、動態(tài)退出等工作規(guī)范,遴選了一批政治素質高、社會責任感強、道德修養(yǎng)好、法律工作經驗豐富、權威性和影響力大的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全省共建立首席法律咨詢專家?guī)?3個、入庫專家1163名,4名專家被納入中國法律咨詢中心首席法律咨詢專家?guī)?。積極探索法學法律資源力量向基層傾斜機制,研究制定省法學會副會長、常務理事掛鉤指導設區(qū)市“首席”工作制度和省法學會首席法律咨詢專家服務重點縣區(qū)制度,為法治人才數量不足的地區(qū)提供支持,上下聯動、優(yōu)勢互補、共建共享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
突出平臺優(yōu)勢,站點建設各具特色。福建省法學會充分發(fā)揮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作為首席法律咨詢專家開展工作的重要平臺作用,切實推動基層服務站點工作與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工作有機結合,加強資源整合、力量統(tǒng)籌,按照有場地、有牌子、有制度、有活動、有設備、有臺賬的“六有”要求,依托綜治中心、會員之家等平臺建立基層服務站點1268個。針對不同地域、不同行業(yè)、不同場所的獨特需求,多元化搭建服務平臺,多渠道開展法律服務,打造了海絲中央法務區(qū)“首席專家工作室”、武夷山國家公園“專家景區(qū)聯系點”、霞浦縣“會員海上工作室”、德化縣“陶瓷產業(yè)首席專家工作室”等法律服務平臺,形成立足當地、特色鮮明、豐富多樣的站點建設格局。
突出專業(yè)優(yōu)勢,法治服務富有成效。福建省法學會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大力傳承弘揚“四下基層”優(yōu)良作風,充分發(fā)揮首席法律咨詢專家隊伍專業(yè)知識深厚、實踐經驗豐富的優(yōu)勢,找準首席法律咨詢專家服務地方法治實踐的切入點、結合點,為高質量發(fā)展保駕護航。組織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參與重大公共決策、重要改革方案和政策措施、重點工程項目等可行性論證和風險評估750余次、出具意見書530余份,參與經濟金融、房地產等重大風險防控,開展會審150多次。聯合信訪部門組織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參與領導接訪活動,累計提供法律咨詢服務1.2萬余次,參與重大矛盾糾紛調處2000余件,有效助力提升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和信訪工作法治化水平。推動“首席”工作與法治文化建設有機結合,組織首席法律咨詢專家?guī)ь^參加“百名法學家百場報告會”法治宣講活動,持續(xù)推動“雙百”活動進入省市縣三級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全覆蓋,2023年全省共舉辦“雙百”報告會1676場,其中各級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93場,聽眾達56.17萬人。深入開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層行”活動,創(chuàng)辦“八閩法治大講壇”,積極參與普法宣傳,受眾317萬多人。挖掘紅色法治文化資源,參與主辦蘇區(qū)法制研究論壇,指導攝制《紅色法魂在閩西》,選送的閩西蘇區(qū)法治事件入選中央依法治國辦編寫的《中國共產黨百年法治工作大事記》。
著力加強自身建設,在履職能力上取得新提升。法學會是黨和政府聯系和團結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的橋梁紐帶,是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力量。加強法學會自身建設是提升履職能力、有效服務中心大局的基礎性工程。福建省法學會認真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法學會建設的意見》和省委辦公廳出臺的若干措施,不斷健全法學會組織體系和制度機制,推動法學會工作在守正中創(chuàng)新、在創(chuàng)新中發(fā)展。
組織體系不斷健全。福建省法學會于2023年8月召開第九次會員代表大會,總結法學會過去五年的工作,明確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務,選舉產生新一屆理事會,聘任新一屆學術委員會。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周祖翼出席開幕式,中國法學會黨組成員、副會長張?zhí)K軍出席開幕式并致辭。持續(xù)加強指導、推廣典型、強化考評,指導設區(qū)市法學會按時完成換屆,大力推進市縣法學會規(guī)范化建設,今年新增市級法學會編制7個,全省9個設區(qū)市、83個縣(市、區(qū))均成立法學會,市縣兩級法學會會長均由同級黨委政法委書記擔任。積極開展“一地一品”創(chuàng)建活動,形成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工作格局,南平市法學會被評為全國法學會系統(tǒng)“先進集體”。
研究會工作不斷加強。加強研究會建設和管理,開展研究會運行情況專項調研,召開研究會工作會議,制定完善研究會管理辦法,規(guī)范研究會活動,新組建金融法學、“一帶一路”法治等研究會,直屬研究會達27個。緊扣新時代法治發(fā)展需求,聚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部署要求,溝通聯系專業(yè)研究力量,著手籌建數字法學、民營經濟法治等研究會,推動研究會體系進一步健全。
會員和人才隊伍不斷壯大。注重會員隊伍發(fā)展,加強會員管理服務,全省現有個人會員24118人、團體會員202個,法學會的聯系面、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做好法治人才挖掘培養(yǎng),參與廈門大學、福州大學涉外法治人才協(xié)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基地建設,遴選168名優(yōu)秀法治人才組成首個“福建省法學法律人才庫”,2023年共推薦16人次的專家學者作為省委法律專家候選人、省法官檢察官遴選(懲戒)委員會委員、省級黨委政法委執(zhí)法監(jiān)督專家,在決策咨詢、學術評審、法律監(jiān)督中發(fā)揮專家?guī)熳饔?。參與主辦福建省“十大法治人物”評選活動并積極組織會員參評,推薦優(yōu)秀成果參評“中國法學優(yōu)秀成果獎”“董必武青年法學成果獎”,征集論文參加中國法學會主辦的三大法治論壇及區(qū)域法治論壇,近5年來有30多項成果、340多篇論文獲獎。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全面推進國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的重大部署,對法學會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任務新要求。福建省法學會在省委和省委政法委堅強領導下,將認真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中國法學會工作要求,強化責任擔當、勇于開拓進取,推進法學會工作提速晉位、提效晉級,為建設更高水平的法治福建、平安福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福建實踐貢獻更優(yōu)法治智慧和更大法治力量。